在昨晚结束的CBA常规赛焦点战中,青岛男篮主场以98:95险胜浙江稠州银行,比赛最后两分钟出现戏剧性一幕:青岛队新星中锋杨瀚森在无人防守情况下空篮不进,但主帅刘维伟选择继续将其留在场上,关键时刻,这位18岁小将用一记写意助攻完成自我金年会救赎——他精准找到反跑切入的队友王睿泽,后者稳稳打进锁定胜局的关键球。
第一节:争议空篮背后的战术价值
比赛进行至末节1分47秒,青岛队领先1分时,杨瀚森接到赵嘉义抢断后的长传,面对完全敞开的篮筐,他的双手暴扣却意外砸在篮筐后沿弹出,现场解说惊呼"这球能扣飞?",转播镜头立即给到替补席掩面的青岛队教练组。
"当时脑子里闪过要不要来个风车扣篮,结果起跳高度判断失误。"杨瀚森赛后采访时挠着头解释,这个本该入选"五大囧"的镜头,却成为比赛转折点,浙江队趁机发动快攻,由吴前命中三分反超比分。
令人意外的是,青岛队主帅刘维伟并未换下这位犯下低级失误的年轻中锋,技术统计显示,这是杨瀚森本赛季第7次空篮不进,但教练组的选择耐人寻味。"我们赛前就决定关键时刻让他处理球,"刘维伟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"他的策应能力是战术体系的核心。"
第二节:数据揭示的信任密码
尽管空篮不进的尴尬画面迅速登上热搜,但专业数据网站给出的高阶数据或许能解释教练组的坚持:本赛季当杨瀚森在场时,青岛队进攻效率达到121.3,高出联盟平均值8.7个点,更关键的是,他场均4.9次助攻在中锋位置排名联赛第一,助攻失误比2.8甚至优于多数后卫。
这个判断在比赛最后38秒得到验证,青岛队布置边线球战术时,杨瀚森在高位持球吸引王仔路、余嘉豪双人包夹,只见他突然用左手送出no-look pass,精准找到沿底线反跑的王睿泽,后者轻松上篮完成准绝杀,这个进球让青岛主场沸腾,转播方给出的战术分解显示,杨瀚森在传球前有意识地用身体遮挡了防守球员视线。
"那球传得就像脑后长眼,"得到23分的王睿泽赛后盛赞队友,"他总能在最合适的时机找到空位队友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他'小约基奇'。"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是杨瀚森本赛季第9次在最后两分钟送出制胜助攻。
第三节:青训体系结出的奇异果
翻开杨瀚森的成长履历,这种非常规中锋特质早有端倪,山东青训教练李科透露,12岁时的杨瀚森就展现出惊人球商:"他总在训练结束后加练传球,还会研究隆多的助攻集锦。"2021年U16亚青赛上,他面对澳大利亚队砍下12分11篮板10助攻的三双,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达成此成就的中锋。
这种特质在CBA赛场持续进化,本赛季他的肘区触球次数达到场均11.7次,仅次于新疆队外援摩尔特里,更难得的是,他场均7.3次潜在助攻(potential assists)高居联赛第4,甚至超过广厦队王牌后卫孙铭徽。
"现代篮球需要这种能支配球的大个子,"央视解说嘉宾杨健分析道,"杨瀚森的空篮不进确实该批评,但他用传球弥补错误的方式,正是中国男篮最缺乏的比赛智慧。"
第四节:技术流的胜利
这场比赛某种程度上成为两种篮球哲学的对抗,浙江队全场采用美式打法,依靠吴前(29分)和盖利(25分)的个人能力解决问题;青岛队则打出23次助攻的团队篮球,其中7次来自杨瀚森的高位策应。
最具说服力的是决胜时刻的对比:浙江队最后5次进攻全部是外线单打,仅命中1球;青岛队则通过连续3次无球掩护,最终由杨瀚森-王睿泽完成"大脑与手脚"的完美配合,这种差异让资深记者周端璞在社媒感叹:"当我们的年轻球员开始用传球思考比赛,这才是真正的进步。"
未来展望
虽然杨瀚森仍需加强终结能力(本赛季篮下命中率68%在中锋里仅排中游),但其独特的比赛影响力已引发NBA球探关注,据ESPN选秀专家乔纳森·吉沃尼透露,至少两支西部球队将跟踪考察这位中国新星。
赛后的更衣室里,杨瀚森的手机不断弹出亲友的调侃信息。"我妈说我该加练100次扣篮,"他笑着对记者展示聊天记录,"但教练告诉我,下次空篮不进记得立刻回防。"这个夜晚,中国篮球或许该记住的不仅是那个离谱的扣篮失手,更是年轻球员在犯错后依然敢于担当的勇气,正如刘维伟指导所说:"培养球员就像种树,既要修剪枝杈,更要保护主干。"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