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年会-麦坎茨,中国若涌现姚易杨式后卫 亚洲篮坛格局将巨变

ibyuq 体育新闻 2025-08-10 6 0

前NBA球员、北卡传奇射手拉沙德·麦坎茨近日在参加一档篮球访谈节目时,对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,他直言:“一旦中国能培养出像姚明、易建联、王治郅那样具有统治力的后卫球员,亚洲篮坛的竞争将彻底改变,那将会非常可怕。”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国内外篮球界的广泛讨论。

中国男篮的“黄金内线时代”

麦坎茨的比喻并非空穴来风,金年会过去20年,中国男篮的辉煌始终与内线“移动长城”紧密相连——姚明的NBA全明星级表现、易建联的稳定输出、王治郅的技术全面性,让中国队在亚洲乃至世界赛场具备竞争力,2004年雅典奥运会八强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西班牙鏖战至加时,这些高光时刻的背后,无一不是内线球员的绝对核心作用。

随着姚明退役、易建联逐渐淡出,中国男篮的竞争力明显下滑,2023年世界杯和亚运会的失利,暴露出球队在外线持球、组织进攻和关键球处理上的短板,麦坎茨指出:“中国队的后卫往往在高压防守下难以创造机会,这与欧美强队的差距尤为明显。”

亚洲后卫的“天花板困境”

麦坎茨以日本队的河村勇辉、菲律宾队的克拉克森为例,强调现代篮球对后卫的要求已远超传统认知:“现在的后卫需要兼具得分爆发力、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,中国球员的身体条件并不差,但缺乏在关键时刻‘杀死比赛’的自信。”

中国男篮历史上并非没有优秀后卫,孙悦凭借身高和防守一度登陆NBA,刘炜是姚明时代最稳定的后场搭档,郭艾伦的突破也曾让亚洲对手头疼,但麦坎茨认为,这些球员的局限性在于“无法持续在高强度比赛中主导节奏”:“姚明和易建联能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,但后卫需要带动全队——这正是中国篮球最需要突破的环节。”

青训体系与联赛培养的挑战

麦坎茨特别提到中国篮球的青训体系:“美国球员从小在街头和AAU联赛中磨炼单挑能力,欧洲青训则强调战术素养,中国的年轻球员技术扎实,但比赛阅读能力和创造性不足。”他以自己效力CBA时的观察为例:“很多年轻后卫过于依赖教练指令,不敢在场上随机应变。”

CBA联赛的外援政策也被认为是制约本土后卫发展的因素之一,过去十年,大多数球队的关键球权掌握在外援手中,本土后卫更多扮演“工兵”角色,尽管近年联赛推行外援限薪政策,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球员的战术习惯,麦坎茨建议:“CBA需要更多像赵睿、胡明轩这样敢于承担责任的球员,同时教练组应给予他们更高的容错率。”

麦坎茨,中国若涌现姚易杨式后卫 亚洲篮坛格局将巨变

归化球员与本土人才的平衡

近年来,多支亚洲球队通过归化球员补强后卫线(如韩国的罗健儿、日本的卢克·埃文斯),但麦坎茨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:“归化球员能短期提升成绩,但中国篮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自己的‘姚明级后卫’。”他举例西班牙男篮的成功:“他们依靠本土青训体系培养出卢比奥、纳瓦罗,这才是可持续的道路。”

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此前曾提出“2.0计划”,重点挖掘青少年潜力,U系列世青赛上,中国球员的控运技术已有进步,但麦坎茨强调:“技术可以训练,但‘杀手本能’需要比赛积累,年轻球员应该多参加国际对抗,哪怕输球也是成长。”

麦坎茨,中国若涌现姚易杨式后卫 亚洲篮坛格局将巨变

未来展望:等待下一个“破局者”

麦坎茨的言论与中国球迷的期待不谋而合,社交媒体上,谁能成为中国男篮下一代核心后卫”的讨论热度不减——留美的赵维伦、广厦队的孙铭徽、广东队的徐杰均被寄予厚望,但麦坎茨提醒:“球迷需要耐心,姚明和易建联的出现需要天时地利,后卫的成长更依赖体系支撑。”

他最后总结道:“如果中国能培养出一名兼具身高、速度和球商的后卫,像东契奇那样掌控比赛,亚洲篮坛将迎来全新霸主,这一天或许不会太远,但需要整个篮球生态的共同努力。”

评论